季为民

作者简介:季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马工程重点教材修订组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青年社会学专委会理事等。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传播伦理、青少年研究。

我最近比较忙,看到邮箱里会议发言邀请的时候已经临近会议时间了。后来我一想,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十分关心青少年的问题,我作为一个也对这个问题关注了几年的研究者,感到很感动,所以我就想必须得去参加。

这个话题是关于青少年,尤其是关注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运用,我们从2006年开始,当时是共青团中央“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子项目“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共青团中央和社科院青年中心联合我们一起做,开始也没想做多长,就一点一点坚持做,没想到做到今年已经是大概十六七年了,我们做了约有11次的全国大调查。我们的第九本《青少年蓝皮书》马上就要发布,每次发布内容也得到了学术团体的认同,也给了很多鼓励。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有多方面的观察和研究,包括我们申报了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青少年网络舆情的大数据预警体系与引导机制研究”,现在还在进行当中。

我今天分享的是社科院的一个重大社会调查项目的一小部分,题目是我和学生在观察青少年的网络表达现象过程中找到的一个话题,我们命名为“矛盾青年”,表达矛盾的青年群体现象。我今天分享三个小问题,一个是心理现象的表现形式,二是它的成因探析,三是对于这一现象治愈和发展的建议,我们应该怎么重视,怎么去引导。

首先什么是矛盾青年?我和我学生也做了个小的定义,把这种使用矛盾修辞的青年称之为“矛盾青年”。“矛盾修辞”在牛津词典里的定义是两个意义完全相反的词组合并到一起的修辞手段,这种矛盾修辞在网络上被我们现在的青少年经常使用,构成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举一个有代表性的表达——“小镇做题家”,这种表达包含了“小镇”与“做题家”,具有矛盾性,这种前后的矛盾表达反映了青年对自身身份和现实生活矛盾的对抗和解构,也展现了青少年试图通过个性表达来消解焦虑、获得认同的心灵疗愈调节探索。

在互联网的语境下,“矛盾式表达”的网络流行语成为部分青年矛盾心态的真实反映。如“热心社恐”、“摆烂达人”、“土潮”、“985废物”等,这种矛盾修辞的使用这几年经常在网上看到的,意义也比较好理解。这种矛盾的修辞的使用契合呼应了部分青年群体通过这种二次解构、标签自嘲、戏谑对抗对现实生活进行解构的心理活动或生存状态。

当前“矛盾青年”有三种比较典型的心理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对抗式话语二次解构,为了解构痛点,更加解构自我,利用矛盾修辞格来解构生活痛点的同时,也对会对自身的矛盾想法进行二次解构。比如,在消费观上,以“攀比型节俭”对“精致穷”进行反讽;在健康观上,以“朋克养生”对“用最贵的护肤品,熬最晚的夜”进行反讽;在审美观上,以“土到极致就是潮”对“宁愿土得掉渣,也不俗不可耐”进行反讽;在恋爱观上,以“主动式单身”对“我可以单身一辈子,但我嗑的CP一定要在一起”进行反讽。这种反讽态度的重点就是解构生活的痛点,也解构着“痛点的自己”。这种二次的解构现象反映了当下青年顺从惯习与反抗权威,回避现实与直面矛盾共生并存的复杂心理状态。

第二种就是标签式的自我归类,找到同侪,增强群体的认可。对于成长与社交网络时代的“矛盾青年”群体,互联网场域是他们进行自我认知、社会表达和关系建构以获得认同的原始舞台。青年们常利用强化自身标签的方式不断寻找拥有相同或相似经验体悟的同侪。“矛盾青年”沉迷于虚拟社交的高效便捷和轻松愉悦,“现实社恐、网络社牛”与“线上狂欢、线下孤寡”成为常态,并且经常在“社交天花板”与“社交恐惧症”之间反复横跳、并发,并被赋予了新标签——“社交牛杂症”。当下青年群体对主流社会的一种常见反抗形式——通过创造独有的语言符号打造属于本群体的文化部落,并通过互动以获得心理满足。青年亚文化群体正是通过这类风格化的夸张表达,实现对集体难题的分享,从而建构身份认同,获得群体认可,这其中就包括“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群体其他人共性的确认”。

第三种就是戏谑式夸张表达,平台观展,表达诉求。英国学者阿伯克龙比和朗赫斯特提出的“观展/表演”理论,当媒介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发挥自我呈现的作用时,人们会基于媒介进行自我展演并观看他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充满表演意味的话语展示内心或真实或建构的愿望与诉求青年的“矛盾式表达”也可视为一种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的“观展表演”,伴随着戏谑、夸张的表演,呈现了当代青年的生活境遇折射着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对自我意志的强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诉求。在流行语“小猪佩奇社会人”中,“佩奇”本指憨厚可爱的小猪卡通形象,与深谙世事、八面玲珑的“社会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童真世界里的“佩奇”与成熟世界中的“社会人”组合在一起,矛盾中透出自嘲与无奈,这正是青年群体以戏谑方式对难以适应的成人法则的消解与抵抗。

以上是三种典型的表现形式。探析“矛盾青年”的心理成因有三方面。第一,青年文化天然脱胎于亚文化。想要探究出“矛盾青年”心理状态的形成原因,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就是亚文化美国著名的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费斯克对亚文化的理解:“如前缀sub所示,亚文化是更广泛的文化内种种富有意味而别具一格的协商。他们同身处社会与历史大结构中的某些社会群体所遭遇的特殊地位、暧昧状态与具体矛盾相对应。”抵抗性、边缘化、风格化是识别亚文化的三大特征。因此,“矛盾青年”文化天然具有亚文化属性,不仅仅来自叛逆反抗这一特质,更体现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介对青年文化的形塑。当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类挫折、突发事件时,往往会借用丰富的音视频符号以轻松诙谐的态度表达自我。网络和社交媒介的崛起为青年群体的个性表演提供了平台,年轻人在建构群体专属本话语的互动中也实现自我呈现和群体展演,“矛盾青年”网络流行语中的亚文化特性和价值便在于此。

第二,青年自反性,重新嵌入社会的尝试机制。青年群体的自反性这一因素,也是催化“一边奋斗一边消解”“一边励志一边逃避”的矛盾心理蔓延的因素之一。德国慕尼黑大学社会学教授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自反性是现代性社会发展的结果,个人的自反性则是社会结构和制度变迁的缩影。借用“自反性”这一机制可以解释“矛盾青年”文化动因:一方面“反思”与“自我对抗”是青年自反性机制的具体表现形式;另一方面,“青年个体”借由网络媒介达成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抽离,并重新尝试“再嵌入”社会,以实现自身诉求。这个“再嵌入”的过程需要通过“自我消解”“自我对抗”的形式来实现,面对社会生活的残酷境遇,宁可自嘲式地为自己贴上“摆烂达人” “内卷”“躺平”的标签,也不愿向成人世界妥协,做一个“本该如此”的大人。也正是这种自反性“矛盾”的凸显,给青年提供了一种重新嵌入社会的尝试和方式。

第三,功绩社会,加剧“矛盾”心理形成的环境音。韩炳哲在《倦怠社会》中提到,“21世纪的社会不再是一个规训社会,而是功绩社会。其中的成员也不再是驯化的主体,而是功绩主体。多任务处理、用户友好的技术和便利文化非但没有改善人们的生活,反而导致人们患上从抑郁症到注意力缺陷障碍,再到边缘人格障碍的各种紊乱,这种不适的蔓延是一种无法处理负面经验的表现。压力和疲惫不仅仅是个人经历,也是社会和历史现象。”

功绩社会理论体现了一种悖论式的自由。在这种高度世俗化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看似获得了无比自由,但是也失去了“怎么去生活”的相关规训教导。尤其是青少年作为新的社会阶层的新兴力量,因为社会经验资源和地位都有限,只能被动接受或者应对,理想和现实的撕裂感让青年对精神的阵痛体验更加剧烈。功绩社会中自由的悖论,也成为了加剧“矛盾”心理形成的环境音。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青年群体的“矛盾式表达”正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既有规则和新式规范尚在磨合,处在新旧衔接处的青年首当其冲地承受着这种反差和压力,他们在社会现实中遭遇的挫折与磨难,就会在网络语言的对立和矛盾中体现出来。

面对“矛盾青年”这种情况,要怎么进行治愈和发展呢?一方面,在社会层面,给予充分的理解,营造情感价值的发挥场域和氛围。在社会层面,需要关注青年矛盾心理的原因,不能一味否定和批评或“一刀切”地打压反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应更多理解当代青年正在承受的现实问题和精神阵痛,关注青年群体的身心健康,给予更多的正向激励,为青年群体营造健康成长发展的社会空间,真正解决青年面临的无法回避甚至避无可避的种种矛盾。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要尊重青年文化,为青年群体提供发声的平台与渠道,建立良性的接收与反馈机制,鼓励青年积极反映真实诉求,推动问题解决和矛盾弥合。

第二,在文化层面,提供文化引导,进行积极正向的建设性引领和支持。首先,要有效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青年群体阐释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激励青年肩负起历史重任。在具体引导过程中,要注意贴近青年群体的话语逻辑和风格,例如,由共青团中央组织的“青年大学习”活动,每期都会选择一位青年代表,采取贴近生活场景、“边走边聊”的视频形式进行沉浸式传播,引导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其次,引导青年增进对国家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增强青年的文化自信,在不断发展前进的历史趋势中找准自身定位,形成正确认知。例如,国内军迷网友“逆光飞行”创作的系列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漫画的形式展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军事和外交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的前提下提升了文化引导的趣味性,漫画经改编在视频平台播出后,广受青年受众好评。再次,注重培养和发挥青年舆论领袖的作用,采取“一带多”“多带多”的方式,提升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可以由青年舆论领袖在新闻媒体主持现实焦点主题的辩论,在多元观点碰撞中传播主流价值观,也可以通过挖掘与宣传充满正能量的青年,让全社会看到更多有担当、有作为的当代青年群像,使更多青年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三,青少年自身,摆脱异化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真实表达。矛盾文化流行语是当代青年释放负面情绪的一种方式,也会在颓废中显示出某些与现实对抗的乐观心态。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速,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和竞争发展的加剧,青年的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都会深受影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面对工作的挫折和生活的困难时,更需要增加负重承压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流行语只能作为短暂的安慰剂,应该及时开展工作降低或消除其消极矛盾文化影响,引领青年回归现实,保持昂扬奋进的姿态,在漫漫人生路上唱响奋斗奉献的主旋律。青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理想是否远大,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前进的发展动力和潜力。青年群体只有勇敢地直面困难,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提高人生境界,实现人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全社会要持续以正能量培养、涵养、鼓舞青年群体,青年也要努力自我管理自我驱动和自我完善,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勇敢摆脱异化的自我,更加真实地表达自我,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勇担使命,接续奋斗。

(根据“网络空间的情绪化表达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专题研讨会发言整理。李秀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