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朱建:找证人和线索,侦破梦的案子
梦里的那些“陌生语句”,你真的都能懂吗
我已经讲了梦的词汇、成语和语法,按道理说,各位读者应该已经可以释梦了。试着释一释后,我想有的朋友会很满意,发现自己已经能知道不少“原始人”的作品的意义了。可是也必定会有人不满意,因为他们发现,有些梦还是释不出来。
你说奇怪不奇怪?偶尔我们夜里做一个梦,早上起来使劲翻书、对照各种“梦字典”,却怎么都找不准那个意思。眼看着某些梦,好像一团乱麻,里面有碎片、隐喻,还有点像家里那位说话打太极、爱绕弯子的亲戚——一会儿说点这个,一会儿遮遮掩掩,真让人生气。理是这么个理,释梦有时候就像拼拼图,总有些角落怎么都对不上。其实,那些拿到一堆“公式”的人,遇到真正拧巴的梦,多半也会卡壳。
现实点说,有些梦模板化得像小学作文,翻开就是大众象征:楼梯、掉牙、飞翔……查一查,仿佛能解得七七八八。但碰到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梦者自己都叨咕:“咋回事呢?”有时梦干脆跳台词、吞字眼,许多“背景资料”直接跳过,不明说。还有那些专属自己懂的小符号,编得跟自家小秘密码一样,这时候外人想一下子看穿,真是难如登天。
因为,别忘了——梦,是自己心底那个“半人半兽”的原始住客,和现在的你搭话。你在外头瞪大眼想听懂,可脑子里另一个老油条,满肚子弯弯肠子。结果,释梦者往往就像外人,哪怕是你爸你妈,都不一定搞明白你小时候那个暗号。
这个时候,劝你别死磕。梦里憋着话,开不了口,还得靠“旁证”——也就是要靠让梦做的人自己讲讲联想。这样一拉,跟抽线头一样,多半能揪出后面的事。顺便说一句,心理学家也常说,要想解梦,最好让你自己来补充梦外的料。
打个比方吧:像你要找丢东西,先回忆昨天都去哪儿逛了,见过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别人无心一句你受没受刺激……这些琐事,也许哪儿还真藏着答案。你一问三不知就直接搁那儿,也太草率了吧。反正释梦不比查户口,重点还得看那些能撩动你情绪、让你念念不忘的小插曲。
你会发现,梦和人的心情绑得死死的。平时同事一句闲话,白天你装着若无其事,到了夜里,梦里却变成充满“武林仇杀”的大场面。咱们嘴上说不计较,身体倒是很诚实——潜意识早就给你安排上了。连鸡毛蒜皮的小摩擦都能变成梦里的大动静,反倒是日复一日的枯燥例行,几乎懒得管它。
这不是危言耸听。哪怕一个人白天觉得自己好脾气,像菩萨在世,但别低估夜晚脑袋里的小剧场。你睡着了,情绪反倒自由发挥了。有时咱们说梦里见不得光的事,其实可能不过是自己真实感受的外放,换了个奇怪的外衣,还自带滤镜特效。
当然了,也不是你白天想啥夜里就百分百会梦见。有时候那些梦,像老照片角落里的一个身影,看着眼熟,其实早在你三岁那年,就给打了底色。我们常听人说“童年阴影”,其实很多梦,就是那时候的记忆在溢出来。有些人长大后总爱梦见迷路、空楼、石像什么的,说不定就和小时候的被忽略、怕孤单分不开。谁知夜里怎么又回到旧地儿去了?说穿了,可能是当天白天遇到让你冷了心,老感觉被拒绝,心里又勾出了老伤口。
咱们都懂,“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是空话。人的脑子虽说不像录音机,但只要细细一捋,多数梦真能和白天发生的某件事找到对应关系。比如有人白天被冷嘲热讽,晚上梦见自己在电影院,戏里戏外傻傻分不清——你要是帮他把线头拉出来,他或许会突然想起那被嘲笑的一刻。其实情绪早已偷偷换了门脸,进了梦里。
这时候释梦的人可不能歇菜了,得继续使点劲,引导梦者自己联想:“你梦里这情境,像不像最近的什么事?”常常一说开,梦者自己恍然大悟。有时候还真得靠瞎聊,像老朋友讲八卦,天南地北没头没尾地谈,灵感突然就蹦出来。
说到这儿,真好有个典型案例,不妨也八卦一番。比如某人做了这样一串梦:几个女孩子来他宿舍,一个气质出众,一个貌美如花,但他居然对漂亮那个并不上心。接着一切变戏法似的,自己还从下铺换到了上铺,床边开了个窗户,能看到外头。那美丽的女孩睡在他对头床——然后女孩又“变身”成了别班的另一个女生。再后头邮包、抓阄、石膏,乱成一锅粥。最后,梦里还跑去参加什么老人办的展会,美丽的刘总躲着他,家人要她回家,他一肚子气骑好马扬长而去,刘又被另一个男孩带着追他,还在河边碰头,马的孩子死了……
你看,单讲情节,是不是神神叨叨的?要是哪个“释梦公式”号称能一次解完,我死都不信。说白了,这梦已经卷成一碗带浇头的面:有爱情,有自卑,有旧记忆,还有点英雄主义。他可能还没想明白喜欢的是气质还是漂亮,现实中的女友、梦里的女神,混在一起煮糊了。梦中的抓阄、石膏、炸响声,也许是和心事有关的小暗号。偏偏这些都得靠梦者自己来“回收”。
这时候真正能帮上忙的,其实是懂听的朋友。不是非要套公式,而是陪着他慢慢唠:“你觉得床边开窗意味着啥?”“美丽的女孩,现实里和你谁的关系最好?”唠着唠着,梦者大概率会突然想起——“诶,对哦!我睡前确实在嫌某同学脚气大,还希望没人跟我挤床。其实,和女友也有点这种感觉,亲近但又有点想保持距离。”再往下,他也许会说出最近和某个气质女生当朋友,心里矛盾又复杂。
许多时候,有些梦题眼你灌点小火,他自己就能猜到心里的天平偏哪一头了;至于那些藏得深点的事,偶尔聊聊抓阄、石膏、马儿这些“奇怪道具”,没准也是平日胡思乱想过的:“那石膏,好像最近看的杂志上的雕塑……”梦,不就爱这么偷渡出小心思。
说到底,梦会拐着弯讲心事。有时明明是暗恋、嫉妒、想证明、失落,梦里却借了别人的面皮。梦中人的样子、身上的气质,总会和你现实生活里的人重合,有时是男友,有时是竞争对手,有时又好像自己兄弟。你追我赶、气愤离开、骑马盛装,这些传奇桥段,大多是白天压下的心事。
朋友问,你怎么知道哪一解才对?说实话,答案未必只有一个。你得和梦者的情绪对个号。那种“量梦的尺子”,其实就在心里秤上:哪一解最贴近梦者最近的烦恼、旧的遗憾,哪一解最能让他恍然大悟,哪一解他自己眼眶湿了,这就八九不离十了。
有时候,释梦就像嘱咐孩子别太为难自己。梦里的那些想法,说白了都够真诚。偶尔带点小羞耻、小自卑、小得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你问我释梦到底有多准?我只能说,有些答案最了解自己的其实是你自己。梦这个东西吧,半真半假,总归离不开我们活生生的生活。你那点隐晦的小情绪、小触动、被家人冷落后的委屈、面对情感选择的迟疑……全都混打成一锅杂烩。做梦的时候,那个老毛病又露头,一声不吭地,把心底话拿出来摆上桌。谁料到白天还能装糊涂,夜里全给透了底?
说到这儿,也难怪,有时候释梦比解哈利波特还玄。可它的玄妙不就是人心里的小勾当吗?问问自己:你是不是也有过,某个梦醒来,觉得很熟悉,却说不清哪里让你心疼?到底要不要把这些碎片都拼成完整的解释?也许我们都得学会:有些梦,正像人生一样,边走边解,永远差一点点完整——但又正好留点遗憾给自己,后半夜好再做一场不一样的新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